電子報橫幅
第247期 北投社區大學電子報(2025-07-01)
*如無法看到完整訊息,請點選https://www.btcc.org.tw/newsletter/epaper/btccepaper247.html
e-paper 本期內容
§本期頭條

北投社區大學114年度春季【募款】期末成果展暨課程博覽會

北投社區大學114年度春季【募款】期末成果展暨課程博覽會

親愛的北投好友們: 您好!

我們誠摯邀請您參與

北投社區大學114年度春季【募款】期末成果展暨課程博覽會

這場活動將於

114年07月05日(星期六)14:00 - 17:00

北投國中(臺北市北投區溫泉路62號)

盛大舉行,由北投社區大學與北投國中攜手主辦。

這不僅是北投社大每期最重要的成果展,更是一次充滿愛心與希望的募款行動。

因應北投國中女壘隊榮獲代表台灣前往美國參賽的殊榮,

我們希望透過此次活動,為這群優秀孩子們募得前往世界舞台的旅費,

讓北投的驕傲有機會站上國際,實現夢想!

本次活動集結了北投社大師生的精采展演與成果呈現,

邀您一同參與、支持、見證這份努力與光榮!

活動流程: 14:00 - 14:06 開幕表演 14:06 - 14:30 校長致詞及頒獎 14:30 - 17:00 班級表演及靜態展出 讓我們一同用行動支持在地孩子的夢想, 期待您的蒞臨,共襄盛舉! 謹此敬邀,並祝 闔家平安 順心如意 敬邀人: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王世燁董事長

臺北市立北投國民中學 陳澤民校長

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 洪德揚校長

(閱讀更多)


114年暑期、秋季招生簡章

114年暑期、秋季招生簡章

114年暑期、秋季招生簡章 這次的主題是【北投藍染的故事】 由王昭華老師指導的「植物染工藝手作」及「朱孝慈老師指導的來北投玩藍染」 兩個班級師生提供作品 看到您喜歡的課程了嗎 選課相關資訊請參閱 https://www.btcc.org.tw/student/register.php

(閱讀更多)


§活動快遞

114/7教育部114年度發放「終身學習票券」試辦計畫月

教育部114年度發放「終身學習票券」試辦計畫 為激發國人終身學習動機,培養終身學習習慣及行動,教育部本(114)年試辦旨揭計畫,透過發放2萬張「終身學習券」與3,000張「5館通行票」計2種電子票券,滿足國人不同階段學習需求,以提升國人終身學習參與率。

旨揭計畫涉及終身學習券(社區大學場域)之辦理內容摘述如下:

(一)登記資格:凡年滿6歲(含)以上具中華民國國籍且有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的國人,皆可登記。

(二)登記時間與方式:自114年5月30日起至6月18日止,至「終身學習票券系統」(https://lifelong-learningvoucher.com/),完成會員註冊及身分驗證後,即可登記抽取前開票券。

(三)使用方式:報名社區大學114年秋季班課程。每1張終身學習券抵免1門課程學分費為新臺幣1,000元。

(四)選券注意事項:領券者應依據新舊生券別性質據以使用,未依券別性質選校,則無法抵免學分費/學費。

1、登記新生券:領券後需報名從未就讀過,或是「112年以前」就讀過之社區大學。

2、登記舊生券:領券後需報名「112年以後」就讀過之社區大學。

(五)公布領券者名單:

1、114年6月19日於教育部網站及票券系統公布【如已全數領券完畢,將停止辦理公布第2波領券者名單】。

2、經統計如有未使用剩餘票券張數,預計114年8月2日公布第2波領券者名單。

(六)票券使用期間:

1、領券者自114年7月1日起至7月30日止,採現場報名方式出示QR CODE及身分證明文件,由學校工作人員依其規定並掃描QR CODE完成課程報名。

2、如有第2波領券者名單,該票券使用期間自114年8月3日至8月31日止。

登記看這裡:https://www.lifelong-learning-voucher.com/

(閱讀更多)


《漾漾.光采》師生水彩展 開展囉!

《漾漾.光采》師生水彩展 開展囉!

《漾漾.光采》師生水彩展 開展囉!

WATER COLOR EXHIBITION

由北投社大溫牧講師指導

【就愛畫水彩】班級,在北投公民會館舉辦年度成果展,誠摯邀請大家前來欣賞!

一筆一畫,描繪生活中的光與影;一色一彩,漾出學員們的創作熱情。

歡迎踴躍參觀,一起感受水彩藝術的繽紛魅力

展覽地點|北投公民會館

展覽時間|2025/7/8(二)至8/3(日)

(閱讀更多)


§真情報導

2025年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教與學工作坊「大屯火山群與山腳斷層」

2025年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教與學工作坊 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大屯火山群與山腳斷層」課程 講師 吳子政 一、課程與北投社區大學辦學方向的連結 (一)在地的北投學 大屯火山與山腳斷層,共同塑造了北投的特殊風貌。從南島民族移居台灣開始,以大屯山為獵場、打磨石器、燒製陶器、提煉鐵器,直到近代的硫磺的開採、溫泉的開發、陶瓷產業的蓬勃與蓬萊米的誕生,先民利用大屯山的豐富物產,延續了數千年的生命傳承。北投社區大學整合北投的歷史、文化、產業與生態,強化在地認同、培育在地人才、發展在地文化、促進在地創生,為北投的永續發展而努力。本課程從預防天然災害、促進健康城市、挖掘在地知識、發展北投的歷史風貌火山風情與文化風采,都與北投社區大學的辦學方向全方面契合。 (二)尋訪大屯火山的蹤跡 響應北投社區大學113年春季的公民周活動,以「漫步煙氣蒸騰的山林,尋訪大屯火山的蹤跡」為主題,帶領學員走訪北投的硫磺谷與龍鳳谷。探尋大屯火山噴發時,炙熱的熔岩與碎屑流,覆蓋在沉積岩的痕跡。沿著火山岩鋪設的石階漫步,看得到溫泉翻滾、聽得見噴氣嘶吼、聞得到硫磺氣息,也能感受地熱的溫度,實際領略大屯火山的特殊景觀。尋找熱液換質的火成岩系陶土、就地取材的安山岩打鑿痕跡、鐵礦礦砂的蹤跡,致敬先民安身立命的智慧結晶。拜訪郁永河的採硫紀念碑、北投溫泉的泉源、地熱硫磺的噴氣口,北投社區大學聚焦於火山的特徵與豐富的歷史意涵。 (三)踏查山腳斷層的位置 支持北投社區大學113年秋季班的公民周活動,以「來去關渡,尋找山腳斷層的蹤跡」為目標,帶領學員實地踏查山腳斷層關渡段,並利用GIS系統,檢索山腳斷層的位置。山腳斷層從新北市的樹林,以西南東北走向,經過新莊泰山五股,在關渡進入北投,從貴子坑進入大屯火山區,經陽明山鞍部,進入新北市金山,在中角灣進入北海。陸地全長34公里,海底仍延伸40公里,總長度74公里,是北台灣長度最長的活動斷層。北投也是台北市唯一有活動斷層通過的行政區,認識斷層活動與地震災害,熟悉地震防災避難技巧,是北投地區居民的必備技能,也是北投社區大學關注的重點。 二、課程進行方式 本課程的主題是大屯火山群與山腳斷層,以研究及探索火山活動與斷層地震為主要目標。開學之初,我們先以室內講座方式,說明蓬萊造山運動的過程,包括古老沉積岩的堆積、大屯火山的噴發、山腳斷層的錯動與東北季風的互動,並介紹各階段地質地形的差異,然後再到野外踏查驗證所學。戶外觀察的景點,選擇具有美感的自然景觀與文化資產擔任,以優化課程內涵。課程內容先以景點連接,建立教學路線,再結合沿路的地理、歷史、產業、生態,建立教學面。規劃交通以大眾交通工具優先,其次是同學共乘或租用遊覽車。台北的天氣多變,晴天野外踏青、雨天市區漫步,靈活搭配調整。以自行講解為主,必須專人導覽場館,則尊重場館規定。 (一)蓬萊造山運動是本課程的前位知識 台灣本來是沉積在海底的流沙,因蓬萊造山運動,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推擠碰撞而浮出海面。五指山層是台北盆地最古老的沉積岩層,分布在貴子坑、三層崎一帶,出產的高嶺土是北投陶瓷的原料,北投燒與大屯燒瓷器,是日治時期著名的餐具。北投窯業生產的二丁掛磁磚,貼在台北中山堂、司法大廈、228紀念館的外牆,已有將近百年的歷史,雨天的市區散步,就可以前往欣賞。木山層的唭哩岸石,分布在丹鳳山、奇岩山與唭哩岸山,著名的知名景點有北投文物館、北投普濟寺與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都是座落在木山層地質層上面,而北投不動明王石窟與北投真言宗石窟建築群,更是直接開鑿木山層岩壁建築而成。另外唭哩岸石是台北的優良建材,台北城區與大稻埕的日治時期建築,經常使用唭哩岸石,帶領學員大稻埕找石趣,就能發現唭哩岸石的蹤跡。 (二)課程的主體是大屯火山群 大屯火山群的命名地大屯山、台北市最高峰七星山、鐘狀火山紗帽山、最完整的火山口磺嘴山、最大的噴發口小觀音山,都踏響我們的跫音。八里觀音山屬於大屯火山群的寄生火山,因此也曾探訪八里觀音山。基隆火山群與大屯火山同屬台灣北部火山群,基隆山、大粗坑古道與貂山古道,也烙印我們的足跡。我們帶領學員探訪,認識火山地質的差異與礦產的不同。安山岩的建築在大屯火山區到處可見,例如草山行館、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草山水道系統、淡水的公司田溪橋、三芝的石滬、三板橋,我們仔細欣賞安山岩建築的美感。也發現清代台北的城池要塞,堅硬的安山岩,用來構築最重要的城門,例如紅毛城的南門、滬尾礮台的北門及台北府城的城門,都使用安山岩建築。 (三)山腳斷層是並駕齊驅的重點 大屯火山群經過數十萬年的劇烈噴發之後,已漸漸平息,遺留地熱、溫泉與噴氣口,述說著後火山作用與火山曾經存在的證據。經過現代科學儀器的探查,大屯火山區地底仍有岩漿庫的存在,提供地熱的來源。地底下的岩層,有透水層與不透水層之分,雨水會滲過透水層,停留在不透水層之上,成為地下水。此時若地底有地熱,就會加熱地下水成為熱水。而地底的熱水因地震,地殼產生裂縫,從裂縫出湧出,便形成溫泉。若是地熱蒸發了地下水,以蒸汽型態冒出,冒出處便是噴氣口。硫磺隨噴氣冒出,會堆積在噴氣口附近。北投的地熱谷、硫磺谷、龍鳳谷、小油坑、冷水坑等地都是以溫泉、噴氣、硫磺聞名的風景勝地。北投的溫泉因礦物成分影響泉質,分為青磺溫泉、白磺溫泉與鐵磺溫泉,酸鹼度、溫度、顏色、氣味,也是各擅勝場。帶領學員前來認識溫泉、地熱與硫磺的成因,再解說溫泉與斷層地震的關係。大屯火山的溫泉,全部都位於山腳斷層與崁腳斷層之間。山腳斷層通過大屯山與小觀音山之間的陽明山鞍部,崁腳斷層通過風櫃嘴。風櫃嘴是火山岩的東界,火山岩與沉積岩的交界,課程帶領學員親自踩踏體驗。 (四)東北季風是大地的化妝師 大屯火山群的海拔高度,大約在1千公尺左右,剛好形成東北季風的屏障。每年秋冬定期造訪的東北季風,帶著海水的鹽味,吹襲大屯火山區。石門的富貴角與三芝麟山鼻,首當其衝,沿海的安山岩,因風吹起的細沙,磨蝕成風稜石,沿海的樹木,也有風剪的現象。金山與石門交界的陡峭安山岩壁,滴落的澗水,在天晴時候,因強風吹襲倒捲,飄成水花散落,得名濆水。東北季風從風櫃嘴,吹進台北盆地,強勁的風勢,彷彿鼓風爐的出風口,得名風櫃嘴。從風櫃嘴到擎天崗的綿延群峰,是瑪鋉溪與基隆河的分水嶺,我們漫步在火山岩流形成的稜線,聆聽松與風的對話。東北季風寒冷,而且帶有海水的鹹,迎風面的大型喬木難以生長,包籜箭竹與白背芒草成為優勢物種,也是竹子湖與草山的由來。因為硫氣薰陶,硫磺谷與小油坑的芒花,帶著淡淡的紅,郁永河在《裨海紀遊》吟詩『丹山草欲燃』的情景,要細心觀察才會發現。東北季風吹過大屯山區,山區的秋冬總是煙雨濛濛,陽明山鞍部與竹子湖成為全台雨量最豐沛的地方,下游的磺溪與磺港溪,形成北投與士林的重要河川。竹子湖是大屯山、七星山與紗帽山之間的谷地,地形的孤立,氣候溫暖且多雨,加上溫泉水幫助殺菌與促進種子發芽,竹子湖成為蓬萊米的誕生地與育種地,北投的稻田,也是全台灣最早種植蓬萊米的地方。 三、講學過程遭遇的困難 (一)全方位的課程 我們大屯火山與山腳斷層,是結合天然災害、地球科學、歷史古蹟、產業、生態的課程,範圍非常廣泛。縱有AI輔助,仍須辨識真偽,增加備課困難。幸好天然災害是工作專長,歷史古蹟是業餘興趣學有專精。開花植物與授粉昆蟲是閒暇消遣,也是稍有涉獵。但歷史及生態過於浩瀚,學員隨時隨地提問,甚麼都問,備課及授課過程充滿挑戰。 (二)體能的限制 火山的特徵是火山口,通常都在山頂上,因此要欣賞火山口風光,就必須要爬上頂峰。七星山與大屯山,屬於大眾化的郊山小百岳,有完善的步道,還算好走。磺嘴山與小觀音山就只有山徑,除了要辨識路徑,也得擔心學員體力不足。為了認識反經石,攀登菜公坑山,沿途步道濕滑,一路擔心學員跌落山谷。火山岩瀑布與沉積岩瀑布,有不同的風情,楓林瀑布摸著石頭過溪,也是提心吊膽的找路。絹絲瀑布還算親民,但也有新同學休息拍照時,跟別的登山隊走了,幸好及時點名發現立刻追回。有次課程安排萬里的鹿崛坪古道,現場天氣不佳,路況也不好,只好下山去吃萬里蟹。 (三)雨天的備案困難 課程的規劃以晴天野外踏勘,雨天室內講解的方式進行,但許多場館必須事先預約,例如陽明山中山樓、大屯火山觀測站、陽明書屋、天溪園,無法臨時擔任雨天的備案。而且這些場館,並不同意講師自行解說,必須由館方園方安排導覽,增添許多不便。我們的課程以野外觀察居多,台北山區多雨,考量安全性與舒適度,也要斟酌教學便利,需要遷就天氣停課,期末也有補課的壓力。 (四)課程的循環 雖然大屯火山群山區遼闊,火山的特徵多樣,大屯火山與季風、溪流、海洋的互動,火山的物產與人類運用的歷史,動物與植物的生態,經過兩年的踩踏,也幾乎都講過走完,頗有黔驢技窮的感慨。於是調整課程主題,以專題為原則,例如114年春季班,課程重點是蓬萊造山與大屯火山,將蓬萊造山的過程納進課程。114年秋季班是大屯火山與斷層地震,龍騰斷橋與921地震園區也能成為教材內容,我們也能走出大屯火山群與山腳斷層,認識台灣更多的地理與歷史知識。 四、收穫與感想 感謝北投社區大學提供舞台,讓我可以傳承與分享,天然災害與歷史古蹟的知識與經驗。我喜歡追求智慧增長,在社區大學講學,同時寫書、登山旅行與生態營造,豐富了我的人生,既是沾光、也學習自己發光。 (一)講學 在北投主講『大屯火山群與山腳斷層』的緣故,支援實踐大學建築系USR課程,112年與113年,帶領建築系同學,前往硫磺谷與三層崎,實地踏查大屯火山與山腳斷層。火山的特質與斷層的位置,對於建築系同學日後執業至為重要。同時也在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的支持之下,協助關渡國中的「自然生態英語行」課程,指導關渡同學認識家鄉的大屯火山、山腳斷層、河流與潮汐、關渡平原與蓬萊米等課題。關渡國中也在台北市教育局的113年國民中學彈性學習領航課程徵件評比獲得佳作。同時114年國家教育研究院,出版的「場域之戶外教育發展指引」,也將北投社區大學與關渡國中合作的在地社區經營模式,列為戶外教育發展場域的典範。 (二)寫書 備課的歷程,粗略踏勘台北地區的沉積岩層及火山地形,在講課的過程,也已經完整論述地質、歷史、產業與生態,累積的成果,以《季風與海洋-大屯火山群的北面景象》為書名,獲新北市文化局獎勵出版補助。第1部以《蓬萊造山運動及台北地區的古老沉積岩地層》,已經在113年10月出版。第2部《烈焰騰升-大屯火山群的爆誕》正在書寫,預計114年10月出版。另外單篇歷史小論文〈落日照金山,海邊洗鐵砂-大屯火山變柴刀的歷程〉與〈火車躲空襲,番薯救乘客-五堵鐵路隧道〉兩篇,參加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終戰八十、全民寫史」戰爭記憶徵文,也已獲錄取,預計114年8月出版。 三、登山旅行 我喜歡爬山,熟悉台灣的山徑,翻山越嶺如履平地。也喜歡到國外爬山,東亞島弧的知名火山,我幾乎都去過。113年前往日本阿蘇火山及印尼的婆羅摩火山,並且探索默拉皮火山噴發時,摧毀的村莊,瞭解火山威脅之下,當地人民如何生活與應變。114年前往尚比亞的維多利亞瀑布,是非洲最大的瀑布,由遠古時期火山噴發為基底,再經斷層活動與河流侵襲而成。預計115年,前往攀登非洲最高峰吉利馬札羅火山,對火山的熱愛,是我不斷向上爬升的原動力。 四、生態營造 開花植物、授粉昆蟲與哺乳類動物,共同打造了繽紛的五彩世界,人類也成為地球的主宰。因此氣候變遷、開花植物、授粉昆蟲與人類的未來息息相關,講師在汐止的白匏湖山區,有座小山蠻大獵場,種植原生樹木,復育台灣野蜂,是閒暇的消遣,也是認識植物與昆蟲的重要途徑,邀請同學野炊、燒烤竹筒飯、品嚐蜂蜜,成為增進師生情誼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知道要能做到,認識大屯火山與山腳斷層的過程之中,瞭解了地球生命、島嶼環境變遷、天然災害與人類的歷史和未來禍福相倚,我們以腳踏實地、實際動手的方式,為地球與台灣貢獻一份心力。

(閱讀更多)


§活動剪影

循環經濟下的落葉堆肥

循環經濟下的落葉堆肥

114年環境教育課程 落葉堆肥 校園的落葉往往被當成垃圾丟棄,因為一般校園並沒有太大的空間與時間來進行落葉堆肥,本校為了讓落葉發揮原本的功能,於107年建置了落葉堆肥區,每天志工協助清掃的落葉,將統一倒入這個區塊。

落葉對森林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物質,除了是某些分解者的食物,落葉層可以庇護兩棲爬蟲類,分解後的腐殖質可以讓土壤更健康,蚊蟲問題可以透過建置生態池,營造一個平衡的棲地來抑制數量;可見落葉堆肥除了有辦法達成循環經濟的變廢為寶,減少燃燒後將碳釋放回大氣中,更豐富、平衡了生態!

(閱讀更多)


§社區活動報馬仔

新奇岩青創【2025-7月份】活動

新奇岩青創【2025-7月份】活動 《2025年07月青創活動開始報名囉!》 報名網址:https://www.surveycake.com/s/bGWXx ~夏令營~ 07月01日至07月05日 上午9點至下午4點活動中心

休閒類型:

07月20日(日)上午10點圓山育樂中心-一奇保齡球

07月20日(日)上午10點30分活動中心-芳香按摩油DIY

07月20日(日)下午12點北投運動中心-一奇打羽球(如果有搶到球場)

07月20日(日)下午2點閱覽室與廣場-桌球、飛鏢、飛盤

手作類型:

07月20日(日)下午3點活動中心-捏塑手作體驗營:夢幻蛋糕盒

學習類型:

07月05日、19日(六)下午1點閱覽室-閱覽室推廣交流計畫(自由免費入場)

07月19日(六)下午1點東明社會住宅-影片小教室:手繪角色動起來

07月20日(日)下午1點活動中心-奇岩電資3C資訊站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