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社大與關中十二年國教課程合作感想-為課程注入在地靈魂,鏈接全球
文/關渡國中校長 陳建廷
一、前言
關渡國中位處關渡平原設於臺北市北投區與新北市交界,附近自然與人文資源豐富,深具地理環境特色,在校長任內六年的校務推動中,期許能在108課綱校本彈性課程的發展歷程,融入社區具國際視野的在地化課程,激盪出具地方學特色的校本彈性課程,孕育關渡學子的涵養。在課程發展的歷程,緣起北投社區大學致力發展地方學深耕北投的願景,與關渡國中以「結合在地文化,兼具全球意識的幸福校園」相謀合,精巧地迸出共同的教育目標,在北投社大謝國清校長的大力支持下,見到熱力教育的兩校教師共同備課,共譜課程創新與突破深植地方特色的關渡校本彈性課程,深深感謝。
二、為什麼學習地方學?
地方學是一個近年來在社區大學以及國中教育課程設計中出現頻率漸增的名詞,也成為許多地方發展的重要課題,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可以了解自己所身處的這塊土地。而地方學的範圍之廣,包括有形的生態、自然環境、建築,也包括肉眼看不見但流淌在整塊土地中的歷史,流傳下來的社會習俗以及地方文化。為什麼學生要學習地方學呢?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藉由課本及課堂上知識學習到許多大範圍大方向的自然生態及社會文化,但是我們對於自己踏著的這一塊土地,這個鄉鎮,這個地區的了解卻非常淺薄。因此本課程希望藉由與社區大學相關專業課程師資與校內教師共備合作建構出一套屬於關渡國中學生的地方學課程。旨在培育學生對於地方土地的認識,並期望學生能透過「認識」而「了解」;因「了解」而「有情」進而引發「認同」及「反思」。
三、課程實施歷程與特色
本校以北投關渡在地的生活環境與文化出發,透過本校彈性課程-自然生態英語行與數位科技創課行兩門課結合地方學之生活脈絡與經驗,融入防災議題、環境教育議題,強化學生對於議題的認識,在地脈絡扣合國際趨勢。奠基於校內彈性領域定期共備的基礎,跨界合作,與北投社區大學、台北藝術大學教師群,透過定期實質的共同備課討論,以學校本位課程以及雙語特色發展為主軸,結合自行車遊淡水河路線圖繪製、關渡花海節踏查、製作關渡今昔小卡、圓山水神社踏查野餐、硫磺谷實地踏查、火山英文短劇演出的課程活動,帶領學生跨域自主學習、特別在疫情時期,於課程中強化科技融入跨領域學習的團隊共好學習模式,並藉由素養導向的評量給予學生的學習回饋。
數位科技創課行的課程架構同樣以淡水河流域為場域,定調為以四面體、六面體、桁架橋作為上學期的課程施作重點,養成學生動手做的習慣及興趣;下學期則以火山、關渡大橋為重點,以等高線圖,等比例做出聖海倫火山、大屯火山群,並與林同棪工程顧問公司合作,讓學生以瓦楞紙版,對照當年的工程圖,製作出擬真的關渡橋模型,互為呼應,讓學生能夠透過共備課程設計,深入地方特色,基於此結合三面九向素養作為課程實施設計特色之依據。
四、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
本校透過結合地方學的脈絡情境、重視雙語融入表現歷程與小組團隊式的學習策略、強調學生作品產出整合知識與能力等特性,在本校師資與外界資源,例如北投社區大學、台北藝術大學的教師進行共備時,即考量在課堂中嘗試落實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時,並給予學生轉換學習慣性的時間的,長期以講述試教學訓練出來的學生,在表達與論述自己的想法或較為欠缺學習機會,透過有效設計學習與評量任務,並透過共備討論如何搭建鷹架,並藉由協同師資進行引導,並藉由教師共備討論,交換意見,提供有效的建議,在每一次的修正當中,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
伍、省思與展望
關渡國中與北投社區大學嘗試透過學生真實參與的學習歷程,設計統整多元智慧評量的內涵,實作評量的本身即是教學的過程,以學生個人智慧圖像的呈現,加上團體共思創作的歷程,取代傳統量化的成績單;教育是要講求績效的,而績效指的便是學生的成長,藉由成功的教學經驗,踏實的引領學生參與學,在自發、互動、共好的思維中,讓習得的知識、技能與態度,運用在生活中,而在這場創新的互動模式底下,我們攜手共同邁進,不僅讓孩子透過課程更加認識我們的社區,也凝聚起這塊土地上攜手共譜的地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