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讀書會
■主辦:北投社區大學
■執行:哈達瑜珈-初階(2024秋季)
■指導老師:江秀芳講師
■參與學員:
許宵嘉(翠萍)、施伊芳、陳仲陽、黄子津、李淑卿、黃瑞珠、張庭芳、潘美如、孔均庭、江秀芳、李東益、周芳宜
讀書會執行時間: 10/19、10/26、11/02
■《遇見豐盛的自己》
■《記一忘三二》
作者: 謝宜珍、 李娟
出版:遠流、東美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李淑卿
《遇見豐盛的自己》 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 帶領讀者探尋內在的豐盛與平衡。 書中提到的核心理念是, 我們的生命不僅取決於外在的成就與擁有, 更在於內在的充實與滿足 。 透過自我覺察、 情感療癒與重新定義成功, 作者提醒我們真正的幸福來自對生命價值的深刻認識。
閱讀這本書後, 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模式, 發現過去常追求外界的肯定, 而忽略內心的聲音 。 作者的分享讓我明白 , 豐盛並非指物質的多寡, 而是能夠從每一天的經歷中汲取力量, 學會感恩當下, 並擁抱不完美的自己 。
此外, 書中提到的「心靈空間」概念特別觸動我。 它提醒我在忙碌中要學會停下來傾聽自己的需要, 給心靈適當的休息與整理。 這讓我逐漸學會以更平和的心態面對挑戰, 也更珍惜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
總之, 這本書是一面鏡子 , 幫助我們看見真實的自己 , 並學習如何活出更有意義、 更充實的人生 。 透過與自己的對話, 我感受到內在豐盛的力量, 並開始以更積極的心態迎接未來的每一天。
2.周芳宜
遇見豐盛的自己這本書從書名就可以看出是一個正向的勵志書籍,閱讀之後真能感受到作者正向的人生觀,帶領讀者探索心靈,尋求內在的本源,幫助讀者釐清思維,走出困惑而開啟生命豐盛之旅。
在書中我認識到自己會有焦慮的原因,原來是來自於有匱乏的過往,因為童年物質生活不好的影響,我常處於金錢的焦慮的不安中,自從出社會就保持不讓自己面臨經濟的囧境,總以金錢收支衡量一切,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造成過度保守的投資方式,守舊等待的工作態度,不捨得好好放鬆自己享受,看到本書驚覺自己真是傻啊!但這也不是家庭環境的錯,一切都在自己没有智慧察覺,没有好好認識自己,一直以別人的眼光來衡量自己,衡諸一切眾生,不知道自己的珍貴與富足!如今藉由此書作者文字開釋,如獲至寶,希望能身體力行,富足未來人生。
3.李東益
《遇見豐盛的自己》是一本啟發內在成長與豐盛的書籍,作者透過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引導讀者重新認識自己、探索生命的意義,並找到內心真正的滿足與幸福感。以下是自己的讀書心得要點:
(1). 內在豐盛的定義:
本書中提到,真正的豐盛並不僅僅是物質的累積,而是一種內在的平靜與滿足。這種豐盛來自於認識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我,並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
(2). 自我覺察與改變
作者強調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看見自己的恐懼、限制與負面信念,進而逐步改變自己的內心狀態。這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能幫助我們活得更真實、更自由。
(3). 感恩與接納
書中提到感恩的重要性,感恩能讓我們的視角從匱乏轉向豐盛,學會接納人生中的每一個經歷,無論是喜悅還是挑戰,這都是生命的禮物。
(4). 與世界連結
當我們找到內心
《遇見豐盛的自己》是一本啟發內在成長與豐盛的書籍,作者透過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引導讀者重新認識自己、探索生命的意義,並找到內心真正的滿足與幸福感。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讀書心得要點:
(1). 內在豐盛的定義
書中提到,真正的豐盛並不僅僅是物質的累積,而是一種內在的平靜與滿足。這種豐盛來自於認識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我,並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
(2). 自我覺察與改變
作者強調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看見自己的恐懼、限制與負面信念,進而逐步改變自己的內心狀態。這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能幫助我們活得更真實、更自由。
(3). 感恩與接納
書中提到感恩的重要性,感恩能讓我們的視角從匱乏轉向豐盛,學會接納人生中的每一個經歷,無論是喜悅還是挑戰,這都是生命的禮物。
(4). 與世界連結
當我們找到內心的豐盛後,便能更自然地與世界連結,並用愛和同理心去對待他人。這種與世界的正向互動也會反過來豐富我們的生命。
(5). 實踐與行動
書中不僅分享理念,還提供了一些實際的方法,比如冥想、書寫日記、設定意圖等,幫助讀者將這些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心得分享
讀完《遇見豐盛的自己》,我深刻體會到,外在的成就和財富雖然重要,但內在的平靜與滿足才是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書中提到的感恩練習對我特別有啟發,每天寫下三件感恩的事情,讓我重新發現生活中許多被忽略的小美好。這本書幫助我更清楚地看見自己,並啟發我勇敢面對生命中的挑戰。
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並可以每天持續實踐的好書,推薦給每個渴望內心豐盛的人!
4.江秀芳
《記一忘三二》這本書,讓我笑中帶淚,也讓我重新思考生活的點滴。李娟用她特有的幽默和細膩筆觸,把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場景,寫得有趣又充滿人情味。尤其是那段描述她母親坐飛機的故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李娟筆下的母親,一邊對飛機餐和乘坐體驗抱怨不停,一邊又掩飾不住的好奇心和新鮮感,這份矛盾讓人既覺得好笑,又覺得特別真實。這段故事,不僅是她母親的生活片段,也是我們每個人第一次接觸新事物時的縮影。它提醒我,原來生活中很多難忘的時刻,都藏在這些「第一次」裡。
更讓我感動的是,書中她對日常生活的觀察。無論是動物、親情,還是鄉村生活的細節,李娟都能用平實的語言展現深刻的情感。她讓我看到,即使生活平淡如水,也能找到溫暖與趣味。
這本書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在故事裡看到了自己與家人的影子,也學會珍惜身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瞬間。李娟的文字提醒我,不論歲月如何流轉,能帶著幽默與愛過日子,才是生活的真諦。
5.許宵嘉(翠萍)
尚未讀之前以為是一篇有趣的短文,但內容卻也有家庭親人之間的矛盾、霸凌、疾病等等,尤其是寫到自己小時候經歷的學校暴力,每天的放學路上會被男生伏擊,或是用腳踹胸口、或是被抽耳光、燒頭髮,每天最後一節課的下課鈴一響,便倍感絕望;或是有一篇寫到李娟的媽媽藏錢記,把錢藏在家裡各個角落,但是要用的時用,卻找不到,甚至不小心把藏在地窖的錢隨著樹葉燒了,描述著急扛起竹梯子就往地窖跑;每一篇都好像電影,一幕一幕
隨著李娟的文字,真實活現好像就在眼前上演力。
其中,挨打記那一篇提到,「我當然可以原諒她。『原諒』是非常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可是,我有什麼資格去原諒她呢?這樣的暴力和惡意,恐怕只有上帝和佛祖才能原諒吧。我只是一個凡人,我化解不了這種黑暗。尤其是我自己心裡的黑暗。」,也能感受到李娟的感傷。
6.陳仲陽
《記一忘二三》是李娟的一本散文集,書中的文字以其清新的風格和深邃的思考吸引了許多讀者。李娟的文字帶有濃厚的個人氣質,既有對生活細節的敏感觀察,又充滿對人性、文化以及社會現象的獨到見解。在這本書中,李娟通過她對生活的細緻體驗和內心的真實表達,展現了她對於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獨特的哲思。
讀後感:
總結:
《記一忘二三》是一本充滿智慧與溫暖的書,它引導我們在複雜的世界中尋找簡單的生活方式,提醒我們在忙碌的日常中保有一顆寧靜和從容的心。李娟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生活的種種,帶給讀者的不僅僅是感動,更是一種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反思。這本書是對心靈的一次溫暖的撫慰,也是對人生的一次深刻的反思。
7.黃子津
《記一忘三二》是作家李娟的隨筆結集。三十餘篇以「記」為題的文字輕鬆隨性,從親情、友情、愛情,工作、生活、興趣乃至夢境等諸多側面,記錄了李娟的心路日常——與母親相依為命也鬧過“分居”,定居於荒野中的大院子而生活不再顛沛流離失所,少年時曾遭受的暴力與得到的關愛,等等,隨著成長反而愈益清晰。種種文字率性而作,平實詼諧,同時又有掩蓋不住的溫暖和詩意,組成一幕幕“含淚的微笑”,連綴起時間流逝中的瑣碎日常。
《記一忘三二》精彩摘錄
1.在每一個普天同慶的特別日子裡,我遠遠站著,照常生活,像是沒有行李的旅人,又窮,又輕鬆。我的幸福只有一種源頭,它只滋長內心,它和外在的現實秩序沒有一點關係。
2.長年在河中攔網守候的人,總比隔三岔五空著手到水邊碰運氣的人收穫稍多。
3.終日趴在玻璃壁上,惶然旁觀觸不到的外在世界。直到能認字能閱讀為止——突然間,我發現我所處的玻璃瓶的瓶塞是能夠拔開的。
4.我失去過很多朋友,但從不覺得可惜。既然漸漸發現了分歧,有了爭吵,有了誤解,再交往也是無益。更重要的是,緣分盡了,他們加於我的力量漸漸弱了。他們抓不住我了,便被我拋棄。
5.這世界其實從來不曾在意過誰的認可與理解,它只是存在著,撐開世界應有的範圍。
6.被欺負這種事,最大的恐懼並非源自於傷害本身,而源自於從傷口漸漸滋生的命運感。
7.那年夏天,她很長一段時間住在遙遠無人的荒野中看守著兩百畝葵花地。整個夏天獨自陷沒在廣闊的大地中,面向黃土,鋤草、打杈、澆地,安靜地侍弄著農活。有時會做乾著,突然會孤獨地想起某首讚美歌來,於是邊唱邊工作。茫茫荒野,自得其樂。
8.對我來說,寫作更像是無邊無際的旅行,是源源不絕的開啟與收穫。
9.雪是輕盈浪漫的,一旦堆積起來,便沉重又堅實,不近人情。
10.對現在的我來說,「閱讀」這件事已經滲透進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之中,成為了日常習慣。什麼都是“讀”,什麼都是學習與獲得。
11.依我看,挨誰的打都沒有挨父母的打那麼可怕。因為他們是世上最親近的人,是柔弱的孩童時期的唯一依靠。他們平時如此溺愛你,可一翻臉就另一番光景。成長真是辛苦。
12.話說我從小就佩服「佚名」這個人,到處發表作品,創作跨美術文學詩歌音樂多界,還活了好幾千年。
13.我覺得,只要付出努力,我就能洞悉世上的一切秘密,但除了我媽的心和她的記憶。她所記得的永遠和我記得的不一樣。她的心永遠在我的追逐和猜測之外。她是這個世上我最無能無力的人。
14.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幾乎所有的小奶貓都有黏人的天賦。要高冷這種氣質,得在溫飽無憂的前提下才養得起來。
15.好音樂能繞樑三日不絕,好貓狗能繞你半天不歇。每到那時,總是發現自己活在世上竟如此重要,又很慚愧:這樣的一個自己到底有什麼好的呢?
16.那個傳說是真的:脾氣太好的話,家裡很快就會長出貓來。
17.似乎兩到三歲往往是貓的一個坎。一旦活過這個年歲,越過這道坎,已然身經百戰,世事盡閱。躲得野狗,識得毒耗子,並且賺得一定江湖威望,從此披風沐雨,抗衡光陰。
18.總之,我有過這麼一隻貓,它是我家唯一一隻不願意成為野貓的貓。她沒有探索世界的野心,沒有生育後代的本能,清清淨淨,悠閒。除了家裡和店裡,整天哪裡都不去。不添麻煩,不闖禍,不偷食,不亂上廁所,不製造任何家庭衝突。貓食再寡淡也從來沒聽它抱怨過。它美麗、溫順、充滿喜悅。它對我們的信任以及對我們這個家的依戀令人驚訝又幸福。它活在世上像在深深地安慰著我們。
19.冒險精神可能是人類共有的深暗激情。
20.每次去醫院複診,走進熙熙攘攘的掛號大廳,就感覺進入了疾病的國度,疾病的故鄉,疾病的集市。每個擦肩而過的人都有病,每個迎面而來的人都有病。無意扭頭看你一眼的人有病,不小心撞了一下你的人有病。旁邊聊天的話題全都圍繞著疾病。有人在牆角默默流淚,淚水也全都源自於疾病。
21.我小學一年級時,有一天我撿到一張舊報紙。閒來無事,就把自己認得的字挨個念了出來,竟然發現它們的讀音連綴出了一句自己能夠明白的話語,大為震動。那可能是我生命之初的第一場閱讀,猶如殼中小雞啄開堅硬蛋殼的第一個小孔隙。
22.越是胡思亂想,越是通體安靜,靜得像是位於深淵與巨崖的臨界處。
23.大人的眼睛在看向事物的時候,往往比孩子的眼睛遇到更多的迷障。
24.我媽天天罵我不結婚不生孩子,然後又天天罵我家狗招蜂引蝶一年到頭生不完的仔。我家沒有一個讓她滿意的。
25.真想多交幾個男友…幫忙掃雪…
26.賣冰箱的忽悠我買了台一公尺八高的。談男朋友都沒談過這麼高的話。
27.有人養牛是為了耕地,有人是為了賣肉,有人是為了擠奶,我家的牛呢,似乎只是為了杵那兒好看。
28.人前人後都驕傲才是真驕傲。
8.黃瑞珠
記一忘三二是李娟作者的種種回憶生活趣事的隨筆合集,從與母親的日常相處,到事業、感情、描繪出在北疆中與飼養的狗貓牛羊一起度過的小日子,平鋪直敘,但卻幽默深刻感人至深。
觀察細膩的李娟熱衷於關注生活中趣聞瑣事,也擁有強烈的傾訴慾,因此養成隨時隨地記錄的習慣,將平凡日常生活看似隨興、實則深刻的文字記下來。這種率性而為,無拘無束的文字風、完整保存並傳遞瞬間真實情緒、讓我感到很強烈的共鳴、但我值得學習,我看完之後也慢慢地拿起筆跟筆記本,隨時隨地就可以把做的事或是想法記錄下來。
每一個章節、都以李娟作者慣用的逗趣口吻,敘說種種難以置信的故事。茶飯瑣事,在他筆下都立體的跡象,尋找尋常的生活片段完成了讓人看得目不轉睛的幽默電影。但他很逗趣喔。並非刻薄的自貶、而是出於自己生活的熱愛與自信所累積出來的正向能量。
其中有一篇過年記,寫得很貼切,小時候過年期盼的有壓歲錢,平常吃不到的雞鴨魚肉豐盛的還有可以穿新衣服,只是我們小時候期盼的日子總之在後來慢慢地隨緣,我漸漸知道過年的一種重要性。
閱讀李娟記一忘三二、宛如在大雪封途的曠野裡、看見藍空透出的一抹燦爛亮陽光,溫暖而美好。
9.潘美如
作者李娟寫過一篇與台灣有關的文章,說的是她媽媽前幾年在台灣短暫旅行的經歷的文章發表後,收到一位台灣讀者的來信,告訴她年邁的母親簡直和讀者媽一模一樣還例舉了一二三四,快樂地吐槽不休,很生活化很寫實就像是空氣一樣看不見。
但又圍繞在身邊雖然是二岸相對千里遠兩片土地也風光迥異,但是,總有同樣的母親,擁有著同樣的活力與希望,生機勃勃地面對同樣漫長的衰老時光·同樣的還有許多許多。
比如,為人子女同樣的情感,及那份耍嘴皮子的搞笑不耐久讀,造作的情感也不足以扣人心弦,而她的幽默慧黠,禁得起再三回味,只因她筆下所寫,皆是她珍視的周遭一切,家人朋友龍物草木天地萬物,得是用情至深才能描繪的那般細膩到位,有靈方才雋永。
有時看似嘴利、筆尖也不饒人,嗟嘆這個暗諷那個,寫像在掀人底細報老鼠冤,但讀起來全是情深意切耐人尋味的愛。常常看到喜歡的字句,都想默默記下來以便日後重溫回味,但這本若真要記,至少得背上大半本不誇張。這樣著迷一本書任時光飛逝一兩小時也不覺累,就像是空氣一樣看不到、摸不著、但確是真實的存在很有回味、非常生活化。
10.孔鈞庭
《記一忘三二》這本書,是李娟的隨筆集,透過她在新疆的日常生活,展現出獨特的幽默與深刻的觀察力。李娟的文筆,帶點俏皮,又帶點深情,好像在跟你閒聊,卻句句進了心坎。她寫的那些新疆的事,鄉里間的小插曲,動物間的小趣事,讀著讀著,就像回到幼時生活的日子,一點一滴全湧上來了。
她和她娘的相處,真是有意思。那種日常的拌嘴,聽著好笑,可裡面透著的那股親情,真讓人心裡暖得不行。李娟的文字風格平實卻充滿情感,她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將平凡的日常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例如,她描述母親從台灣旅遊回來後,對家鄉生活的種種抱怨,卻又迅速投入日常勞動,展現出生活的真實與矛盾。這些細膩的描寫,使讀者彷彿置身於她的生活場景中,感同身受,也吸吮的到生活中的溫暖與趣味。
此外,李娟對動物的描寫也充滿生動的細節。她筆下的貓、狗、牛等動物,皆具有鮮明的個性,與人之間的互動充滿溫情與趣味。這些描寫不僅豐富了作品的內容,也讓讀者感受到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
這書裡的生活,雖說是新疆那邊的,可我覺得,放哪兒都一樣。生活的酸甜苦辣,她全寫出來了,帶著幽默,又有點感慨。這本書,我得說,是一本能讓人回味的好書。讀著她的文字,覺得生活再平淡,也有滋有味。